认识孤独症
RECOGNIZE AUTISM
1908年
”自闭症“一词出现
1944年
阿斯伯格综合征
1943年
     被广泛认识的” 自闭症“
1950年
”冰箱母亲“
1956年
Leo Kanner在论文中抽出“极端的孤立”与“保持同一的强迫性要求”为自闭症的核心症状都是从核心症状派生出来的特征。
1964年
Bernard Rimland,一位有自闭症儿子的心理学家,出版了《婴儿自闭症:综合征及其对神经行为理论的启示》,他深知自己的妻子不是大众口中的“冰箱母亲”,在书中对该理论进行抨击。
1967年
心理学家B.Bettelheim在《空洞的城堡》用大家不明觉厉的心理学论证了“冰箱母亲”理论,进一步把枪口对准无辜的自闭症儿童母亲们。
1969年
Leo Kanner在美国自闭症协会的第一次年度会议上,谈到了“冰箱母亲”的问题,并指出:从第一篇论文到最后一篇论文,我都将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地称为“先天”。但是因为我描述了某些父母的特征,所以经常被错误引用为“这都是父母的过错。”
1972年
结构化教育是由北卡罗莱那医学院Eric Schopler等人于1970年创立一个个性化训练项目。结构化教育充分发挥自闭症儿童的长处,强调自闭症儿童对教育训练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1972年,Eric Schopler的方法被推广到全北卡罗来纳州的学校和特殊的州政府资助诊所。
1979年
Lorna Wing 和Could在伦敦南部的Camberwell地区,对15岁以下的所有居民进行了大范围的基础性研究。他们得出结论:“具有社会性障碍的儿童全部表现出反复性的刻板行为,而且几乎所有的儿童在言语上表现出异常或欠缺。”
这3个症状构成了后来自闭症诊断的重要基础。
1981年
Lorna Wing 提出了“阿斯伯格症候群”一词,用来区分Leo Kanner报告的典型症状不一致且有着高能力水平的自闭症者。她认为阿斯伯格综合征与自闭症有关系,提出了“谱系障碍”的概念。
1987年
心理学教授Lvar Lovaas 发表论文《Behavioral treatment and normal educational and intellectual functioning in young autistic children》,运用ABA对自闭症儿童进行系统干预并取得显著成效,因此被称为ABA之父。(实际上,他并不是ABA的创始人)
1993年
美国人C.Maurice的两个自闭症孩子在发病早期运用了Lovaas的方法进行过密集的ABA干预训练后,都完全恢复了正常。之后她撰写了《让我听到你的声音》。这本书让ABA方式在自闭症干预中大为流行。
1995年
美国自闭症人士Temple Grandin 出版自传《用图像思考》,描述了她从自闭症患者变为大学教授的经历,让人们看到她的传奇人生,也提升了自闭症家庭的信心。
1998年
Andrew Wakefield 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会导致自闭症。后来Wakefield 还一直蹦跶了很久,蛊惑了不少人。
1999年
Robert L.Koegel和Lynn kern Koegel 等人发表文章《Pivotal response intervention I:Overview of approach》,提出“关键反应训练”方法。PRT是一个结合了发展学和ABA的综合服务传递模型,致力于在个体自然环境中提供学习机会。到现在为止,研究已经得出了五大关键领域:动机,对多重线索的反馈,自我管理,自我主动发起以及 同理心。
2004年
基因与自闭症
2007年
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自2008年起,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关爱日”,以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相关研究与诊断及自闭症患者的关注。
2009年
Rosenberg 对277对双生子患者的研究发现,在同卵双生子中,如果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另一个孩子也患有自闭症的可能性是88%;而在异卵双生子中,这种概率是31%。
2013年
《精神疾病诊断及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对自闭症的外延和内涵都作了调整:
1.将广泛性发育障碍改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将阿斯伯格综合征、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以及未分类的广泛性发展障碍统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不再做细分。
2.雷特(Rett)综合征从自闭症谱系中去除。
3.三大核心特征合并为两个(即社会交往障碍、狭隘兴趣和重复刻板行为)
2022年
自闭症儿童发病率已由2009年的1/88,上升至现在的1/45。报告称,中国自闭症发病率达0.7%,目前已约有超1000万自闭症谱系障碍人群,其中12岁以下的儿童约有200多万。